外侧上眼角叫什么


内眼角的肉叫泪阜,是一个粉红色的卵圆形组织。当眼睛出现炎症反应时,结膜出现充血,泪阜处的组织会出现红肿,内含有丰富的腺体,结构和眼睑的睑板腺相近,也会产生白色分泌物,血液供应丰富,外伤手术后出血较多。泪阜组织主要的功能是使上下眼睑严密闭合,防止眼表组织暴露于空气中,导致泪液蒸发过多,出现结膜干燥、角膜干燥。异物入眼时能够避免异物进入泪小点,与周边的结膜半月皱襞形成泪湖,使大量泪液暂时存留,慢慢从泪道排出,在眼睑开启和闭合时能够不断地挤压泪小点和泪小管,促进泪液的正常排出。

眼角多出来的肉如果在眼眶上可能是由于上睑下垂导致的,如果发生在眼球上可能是翼状胬肉。眼角周围有较多的眼睛附属器官,有泪囊、泪腺、睑板腺等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等组织结构会由于失水而发生松弛,上睑会发生松弛而遮盖在眼角,从外观上来看就是眼角长了一块肉,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眼球表面覆盖有结膜,结膜受到紫外线等刺激因素刺激的时候上面的血管会发生异常增生引起眼球表面出现息肉,临床上称其为翼状胬肉。翼状胬肉的生长会遮挡黑眼球,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眼角里的肉通常有两种情况,分别是泪阜和睑裂斑。泪阜是眼部的正常生理结构,位于睑裂的内眦部,在半月皱襞的内侧,呈红色卵圆形隆起,以复层鳞状上皮覆盖于表面,上皮内含有皮脂腺,有些表面会有毛发生长。泪阜富含结缔组织并少量的平滑肌纤维,向内下方与内直肌相连,睑裂斑位于睑裂区内眦部,睑裂斑好发于长期在户外工作或者生活的人群,睑裂斑的形成与长期受到紫外线照射、风沙粉尘等刺激有关。形状呈三角形,尖端朝向内眦部,底部朝向角膜方向,呈灰白色或者黄褐色,不会引起严重的眼部不适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感觉影响美观可选择手术治疗。

有的患者会发现内眼角出现红色的余肉,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会进行生长,就是向黑眼球突破,当突破进入黑眼球之后会遮挡部分角膜,甚至会影响视力,局部会有充血异物感,称之为翼状胬肉。这种翼状胬肉多见于风吹日晒等理化因素刺激引起,临床上没有什么特效的药物,去除翼状胬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有一定的复发几率,大概是30%-50%的复发可能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的移植,会将手术后的复发几率降到10%以下。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