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共享资料 医院库
首页 找医院

共有12间医院符合要求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了解详情

    特色科室:
    骨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三级甲等 医保 公立医院
    医院地址: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55号 

    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内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医院。   中国医大一院诞生在二十世纪初,医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均创建于1908年10月的福建长汀福音医院(原亚盛顿医馆)和沈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医院。1933年福音医院被改编为中央红色医院,继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后在延安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48年沈阳解放,医院又接收了也始建于1908年10月的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医院至今。   在革命战争年代,医院为毛泽东、任弼时、陈云、贺龙、邓子恢、陆定一、罗荣桓等领导治病。在长征路上,曾成功救治生命垂危的周恩来。   建院百年来,特别是近90年来,中国医大一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医大一院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区域性疑难急重症诊治中心,在国内外卫生界享有着很高的声誉。   1995年初,时任院长、现任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高举医院改革的旗帜,首创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改革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卫生界的瞩目,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同行的肯定,把中国医大一院改革经验推向了全国,成为全国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对我国的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   医院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249张,2012年全年门急诊量242.23万人次,年入出院10万人次。现有职工4000余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和教授级专家480余人,有193人次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内任职,其中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6人,副主任委员10人,在辽宁省医学会任主任委员34人。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7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拥有包括PET-CT、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256排CT、双源多层CT、高档核磁共振等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设备。   2012年共获各级各类课题200项,总经费约2.28亿元,获国家自然基金54项。在权威公布的全国医疗机构科技论文统计排名中, 2011年SCIE收录论文206篇,在全国医疗机构排名第14位;2005-2011年连续7年发表国内论文总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前20位。2012年11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了《2011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国医大一院排名第16位,位居东北之首。   2007年在卫生部管理年检查和全国护士岗位技能培训与竞赛中,我院获东北地区两个第一名。在全国有41个代表队参加的护士大比武中,我院获第五名的好成绩,为此,医院获得2005年度至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金奖”。   医院作为辽宁省疑难急重症诊治中心,同时也是卫生部指定的东北三省唯一的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援中心之一和全国4个全国初级创伤救治中心之一,在抗击“非典”、抗击手足口病、防治流感、抗震救灾等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医院始终冲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发挥着公立大医院的骨干先锋作用。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和表彰,特别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中,医院赴四川三支医疗队,为祖国和人民立了新功,医疗队长罗钢和医疗队员在灾区受到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   经努力,构建人民满意医院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社会效益不断提升,省卫生厅问卷调查,患者满意率由原来的84%提高到99%,医院2006年参加了“全国健康卫士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其经验在全国反响很大。医院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2007年以来,职工中有8人分别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   多年来医院一直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重视技术创新,强化科学管理,实行优质服务;医院先后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并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辽宁省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沈阳公共服务单位百姓口碑榜金榜单位等荣誉称号。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国医大14期学员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医大一院人为之不懈奋斗的座右铭。目前,中国医大一院承载着昨天的辉煌,沿着既定的航向,朝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级医学中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盛京医院 了解详情

    特色科室:
    小儿内科 外科 小儿外科 放射科 消化内科 产科 感染科 神经内科 麻醉科 内分泌科
    三级甲等 医保 公立医院
    医院地址:

    南湖院区: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滑翔院区:铁西区滑翔路39号 

    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是一所现代化大型综合性、数字化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南湖院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滑翔院区位于沈阳市铁西区滑翔路,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沈北院区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大道,总占地面积23.5万平方米。建设中的沈本医药研究教育发展基地位于沈溪新城歪头山松木堡村,使用权面积62.58万平方米。   医院标志释义   医院标志涵盖了“中国医科大学”英文缩写“C M U ”,它由“盛京”汉语拼音首字母 “S J”和医疗行业标识“十”字变形组合而成,它既似一片象征生命与希望的叶子,又似一只象征和平与健康的鸽子。两条律动的曲线象征着盛京人上下一致,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标志的颜色由代表生命的“绿色”、代表科技的“蓝色”和代表纯洁的“白色”组成,寓意着科技蓝托起生命绿。   医院院训   团结敬业、严谨求实、仁爱守信、技精图强   医院院歌   《用爱点亮生命之光》   百年走来   医院前身是1883年在沈阳兴建的东北第一家西医院——盛京(施)医院。1912年,成立了东北三省第一所医科大学——奉天医科大学,时为东北地区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1949年,被中国医科大学接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69年,为响应毛泽东“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精神,医院整体迁往朝阳地区;1983年,医院全部迁回沈阳,2002年,医院全面接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成立滑翔院区;2003年建院120周年之际,恢复“盛京医院”名称。   司督阁(1855-1936)英国籍苏格兰人,盛京(施)医院创始人。1881年毕业于苏格兰爱丁堡的医学传教士医院;1882年奉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派遣,来华施医布道;1883年抵达沈阳,创办了东北第一家西医诊所——盛京诊所。   人才与设备   医院各院区工作人员总计10556人,包括医院员工6315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926人,含教授、副教授679人;博士生导师114人,硕士生导师303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国家、省级正副主委和常委以上学术任职1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   医院设有二级诊疗科目27个,三级诊疗科目81个,医疗、医技科室94个,开放病床4750 张,年门急诊量296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数15.1万余人次,年手术量7.5万余例,患者平均住院日10.28天,资产总额超过35亿元。   医院拥有各种先进的诊治设备6000余台(套),包括亚太地区首台GE Discovery PET/CT Elite、中国首台PET磁共振、中国大陆地区首台256层和640层螺旋CT,以及3.0T磁共振、CT、伽玛刀、X线刀、医用直线加速器、平板DSA、3D-4D彩超、全飞秒激光屈光手术系统VisuMax、大型生化免疫分析仪和共聚焦电子内镜等,医疗设备资产超过8亿元。   技术与实力   医院素以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和齐全完善的学科特色闻名于国内外,承担着区域重症患者的会诊、急救及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人才的培训等多重任务,构筑了从辅助生殖技术到临终关怀的全方位医疗服务体系,现有国际水平医疗技术95项,国内领先医疗技术313项,区域领先医疗技术278项。   辽宁省肝病研究治疗中心、辽宁省影像医学中心、辽宁省血液病医疗中心、辽宁省康复医学中心、辽宁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质量控制中心、辽宁省盆底疾病诊治中心、辽宁省中毒诊治中心、辽宁省运动医学医疗中心等近二十个省级医疗诊治和培训中心设在医院,为推动辽宁省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相关专业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此外,重症医学和急诊医学具有雄厚实力,重症监护病房(ICU)、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床位共计近300张;新生儿急救中心全国著名。   截至目前,医院共有1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别是:普通外科、急诊科、妇科、产科、儿科(儿科重症医学、新生儿科、小儿消化专业、小儿呼吸专业)、中医科(中西医结合脾胃病科)、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临床护理。医院中医科还入选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科研与教学   2012年,我院共获得科研项目136项,共获得科研经费328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0项,总课题经费1753万元。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100余篇,其中SCI文章突破200篇,2011年医疗机构论文数量排名位居全国第9位,SCI文章排名第24位,较前一年度均有明显提升。郭启勇教授牵头申报的《全程可监控数字化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技术平台建设》获2012年“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第二批项目资助,获中央财政经费资助416.09万元,实现了我院在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上的历史性突破。   医院已与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学和医院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接待来院讲学交流的专家百余人次,并实施“盛京未来人才培养计划”,选派优秀技术骨干出国学习深造。医院还编辑出版了《国际儿科学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实用药物与临床》、《现代医院管理》等国家级刊物。   医院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73个,每年承担着23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1000余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同时还承担着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五年制、留学生班以及临床医药学院等2500余名学生的临床理论课、课间实习及毕业实习的教学任务。   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成立了盛京医院实验研究中心,同时,还实施了“盛京自由研究者”计划,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后到医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设立博士创新基金,举办盛京科研精英沙龙,以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目前,医院的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及内科学(消化系病)四个学科获省级重点学科经费资助; 耳鼻咽喉科学、急诊医学、老年医学、内科学(风湿病)、外科学(胸心外)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重症医学被评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医院同时还拥有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妇科肿瘤与高危妊娠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中医院 了解详情

    特色科室:
    妇产科 肿瘤科 感染科
    三级甲等 医保 公立医院
    医院地址:

    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号  

    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院)始建于一九五六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现有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总固定资产5.5亿元,日均门诊量3000余人次,编制床830张。医院实行院系合一,现有教职工1622人,专业技术人员1172人,正高职134人,副高职169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116人,国家级名医9名,省级名医20名。  2004年,医院收并沈阳铁路分局苏家屯医院在沈阳市南部成立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分院,开辟了中西医院结合新的领域。目前,医院拟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6.6万平米的新教学病房楼正在建设中。  1984年医院被省政府、省卫生厅授予“辽宁省文明医院”称号,该荣誉现已保持了22年。1993年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医院”。2001年医院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评为首批全国“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1995年至2005年连续10年获得辽宁省卫生系统“诚信服务杯竞赛标兵单位”和“白求恩杯竞赛夺杯单位”称号。2004年医院被评为“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2006年6月,在由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医药卫生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医院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大会上,我院被评为“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五十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励和荣誉多达200余项。  医院设一级医疗科室19个,二级医疗科室29个,医技科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学科1个——儿科,重点专科3个——儿科、消化科、急症医疗中心;省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省级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10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中医学,博士点4个——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儿科(二级学科),硕士点覆盖率100%,重点专病49个。   CT、ECT、彩超、C型臂造影机、内窥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仪、高压氧舱、MR心电监护、电子胃镜等   1984年医院被省政府、省卫生厅授予“辽宁省文明医院”称号,该荣誉现已保持了22年。1993年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医院”。2001年医院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评为首批全国“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1995年至2005年连续10年获得辽宁省卫生系统“诚信服务杯竞赛标兵单位”和“白求恩杯竞赛夺杯单位”称号。2004年医院被评为“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2006年6月,在由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医药卫生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医院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大会上,我院被评为“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五十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励和荣誉多达200余项。

  • 辽宁省人民医院 了解详情

    三级甲等 医保 公立医院
    医院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33号 

    简介:

    历经60年风雨春秋的辽宁省人民医院,是辽宁省的心血管病医院,是国家首批进入和首批复审通过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辽宁省文明标兵医院、省诚信服务优秀单位及沈阳地区十佳医院、沈阳市卫生系统奥运卫生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是省、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是省内医保患者转诊定点医院,同时与23家商业保险公司签订了定点医疗合同。医院配置了我国首台菲利浦数字减影仪、螺旋CT等高科技设备,固定资产总投资四亿多元。已为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众多百姓提供了优质服务。 医院设有许多重要的医学科研机构。辽宁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国家心血管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辽宁省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辽宁省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辽宁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导组、辽宁省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和辽宁省骨密度检测中心、辽宁省修复重建外科中心所在地。 医院拥有闻名全国的心血管病治疗中心以及以三叉神经痛介入治疗为特色的神经外科外,还有骨外科、骨肿瘤科、整形外科、脑血管病治疗中心、普外科、周围血管外科等辽宁省重点学科。此外,医院的急诊科、妇产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心理治疗科、内窥镜治疗科、神经外一科、胸外科、传染科、泌尿外科、肛肠科、肾病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中医针灸科、儿科、康复科、肿瘤科、放疗科等临床科室已快速发展起来。 医院注重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和科研工作,培养出一批医界精英,他们以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医风、精湛的医术和对生命的责任感,不断创造出世界首例、亚太首位、全国首例、东北首例等多项新技术以及多项科研奖项。李占全教授带领的心血管病中心形成了东北心血管病专业最大最强的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急性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及多项东北首例冠心病介入技术的研究,在冠心病及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及先心病介入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医院积极为患者创建温馨的就医环境,使环境公园化、病房宾馆化。医院秉承“人道、博爱、奉献、诚信”精神,开展了为住院患者过生日、节假日为患者赠送礼物、邮寄贺卡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 董齐院长与班子成员一道致力于探索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从2001年起组建了辽宁省人民医疗集团起至今,为免费培养村镇、县市各级卫生人才队伍、为重危病症患者就诊开通绿色通道等做出贡献。如今的辽宁省人民医疗医疗集团不断壮大,已由成立之初的17家医院发展到现在的53家协作医院。 董齐院长带领全院职工将不断努力,竭诚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装备有各种医疗仪器设备3931台(件),总投资一亿二千万元。造影机、自动分析十二导心电图机、麻醉机、电子肺功能检测仪、动态心电监护系统、大型生化分析仪、七导多用途电生理记录仪、心电运动平板监测仪等。 近几年该院先后被评为沈阳市文明单位、辽宁省百家医院承诺服务先进单位、沈阳地区文明服务示范医院和沈阳地区“白杯赛”夺杯单位、辽宁省精神文明单位、沈阳市卫生系统“形象工程”优秀达标单位、辽宁省老百姓信得过医院、辽宁省卫生系统“树行业新风”先进单位、辽宁省卫生系统“形象工程”先进单位、辽宁省精神文明标兵单位。 几年来,医院承担了各级科研课题105项,获得科研成果24项,其中有18项获省级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同时,该院又被卫生部确定为介入心脏病学继续教育学分授予单位。是国家卫生部心血管药理实验基地和BARD东北地区心脏介入培训基地,使该院向世界医学领域又迈近一步。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了解详情

    三级甲等 医保 公立医院
    医院地址: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号(崇山院区);沈阳市和平区南七马路102号(和平院区);沈阳市和平区北五马路6号(太原院区);沈阳市东陵区双园路50—30号(棋盘山院区) 

    简介:

      泽仁百姓 幸福万家   ——中国医大四院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全国首批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由崇山院区(院本部)及下辖的和平、太原、棋盘山四个院区组成,占地面积近1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800张,开放床位1150张(正在建设中的扩建病房楼工程建筑面积64470平方米,编制床位650张,预计201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崇山院区(院本部)位于皇姑区崇山东路4号,是一所以泌尿外科微创治疗、肿瘤疾病的综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和平院区位于和平区南七马路102号,为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学系所在地,是一所以眼科疾病诊治及视光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2008年12月经辽宁省卫生厅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太原院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北五马路6号,是一所以突出心、脑、肺疾病诊治和康复为特色的专科院区;棋盘山院区位于东陵区双园路,是一所以结核病和精神类疾病诊治为特色的专科院区,为中国医科大学结核病医院。各院区间设有流动“穿梭巴士”负责接送和转运病人,成为沈城首家“一院四地”一体化统一管理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始建于1909年,曾几易其名,历经变迁。历称为日本赤十字会社奉天病院、中国红十字会辽宁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学院、沈阳铁路局中心医院。2004年10月10日正式回归中国医科大学管理,成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标志着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医院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诊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共设有49个临床及医技科室、20个教研室和7个基础及临床实验室,年门急诊量60余万人次,收治病人4万余人次,患者平均住院日10.54天,以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人性化的服务特色享誉辽沈地区。为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医院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先后有30余位学科带头人,近百名博士生、硕士生加盟。目前医院各院区共有职工209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8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61人,教授、副教授186人,在各级学会和协会任职48人,其中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学组)常委、委员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医院承担中国医科大学各层次近千名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目前共有教师67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50人。医院拥有各种先进的大型诊治仪器,包括美国瓦里安公司直线加速器、美国GE公司1.5T核磁共振仪、64排(128层)螺旋CT、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DSA)、德国Revolix 2μm激光前列腺切割与汽化手术系统、美国科医人公司100W钬激光碎石设备、瑞士EMS公司第三代超声弹道碎石机、日本尼德克公司准分子显微手术操作系统、眼底多波长激光、广角激光眼底镜、超声乳化仪等先进设备。医院重视科研力量的发展,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先后承担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0项、市级科研项目20项、在国内外各类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205篇。   敬业,责任高于天;仁爱,仁心至仁闻;团结,众心同协力;超越,更上一层楼。在富有朝气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秉承“敬业、仁爱、团结、超越”的医院文化理念和职业追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各项业务指标不断保持持续上涨的良好势头,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总体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声誉与影响力显著提高,近年来医院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辽宁省卫生系统“诚信服务杯”竞赛标兵单位、沈阳市先进单位、沈阳市“白求恩杯”竞赛标兵单位、沈阳公共服务单位百姓口碑榜评选金榜单位、沈阳市十佳医院等荣誉称号,为实现“打造辽沈北部地区医疗救治中心、构建创新型学院式大学附属医院”的长远奋斗愿景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崇山院区(中国医大四院肿瘤治疗中心)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号 电话:024—62255001 传真:024—62571119 交通指引:213 245 299 113 131 271 325 328路公交车在长客总站下车 和平院区(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地址 :沈阳市和平区南七马路102号 电话:024—62535002 传真:024—23518498 交通指引:226 247 环路 231 253路公交车在和平广场下车 太原院区(中国医大四院心脑肺疾病康复治疗中心) 沈阳市和平区北五马路6号 电话:024—62102979 62102975 交通指引: 271路公交车在沈阳铁路局站下车西行500米 棋盘山院区(中国医科大学结核病医院) 沈阳市东陵区双园路50—30号 电话:024—62284003 交通指引:马路湾乘坐330路汽车中国医科大学结核病医院下车

  •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了解详情

    特色科室:
    内分泌科 康复科 泌尿外科
    三级甲等 医保 公立医院
    医院地址:

    沈阳市铁西区兴顺街188号  

    简介: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建于1955年,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沈阳市肿瘤医院、沈阳市肿瘤微创治疗中心、沈阳市腔镜治疗中心、沈阳市糖尿病治疗中心、沈阳市泌尿系结石治疗中心。也是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大连医科大学、沈阳医学院教学医院。医院于1994年率先通过国家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成为沈阳市卫生局所辖的唯一一所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强大人才优势的逐步凝聚及优良技术设备的不断提升,使医院在东北地区脱颖而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医院。   医院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编制床位800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2个。目前,医院拥有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螺旋CT、数字减影系统、加速器、乳腺钼钯照相机等现代化诊疗设备一千多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适应医学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梯队。现有职工126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93%,副高职以上专家、教授305人。   近年来,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竞争为动力,以学科建设和人性化服务为突破,着力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和一流服务品牌。医院举全院之力精心打造特色专科。医院的肿瘤科系、腔镜治疗中心、内分泌科、神经科等四个科系为沈阳市市级重点科系。医院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思想,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医院的内涵建设,固本强体。2008年11月我院成为卫生部设在辽宁省唯一一家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内镜培训基地。近年来,医院承担了97项国家、省、市、局级科研课题。其中,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14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项,发表核心杂志论文100余篇。   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医院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为医院的重要职责。在扶贫帮困、对口支援、牵手社区、市民健康教育等平台上延伸医院的医疗服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医院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深化各项改革任务。医院每年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行风调查和病人满意度测评中均取得较好成绩,患者综合满意度每年在98%以上。   医院连续5年荣获辽宁省卫生系统“诚信服务杯”标兵单位,先后荣获沈阳市“白求恩杯”竞赛标兵单位。沈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沈阳市“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沈阳公共卫生服务单位百姓口碑榜评选中被评为“金榜单位”。

  • 辽宁省金秋医院 了解详情

    三级甲等 医保 公立医院
    医院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小南街317号 

    简介:

      辽宁省金秋医院(辽宁省老年病医院)暨中国医大盛京医院集团老年病医院、辽宁省老年医疗康复中心、辽宁省老年病研究院建于1995年,是辽宁省卫生计生委直属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承担着辽宁省干诊、外宾及老年人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科研工作,肩负着中央领导、外国元首来辽宁期间的健康保健和全省重大会议的医疗保障等特殊任务,是辽宁省省直基本医疗保险和沈阳市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铁路医保、新农合、异地医保、省工伤保险和国际紧急救援中心(SOS)及多家境外保险公司在沈指定的医疗单位,是一所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文明优质服务的现代化医院。目前,已发展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老年病防治中心。   医院占地约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4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613张,开放床位642张。设有17个病房,24个医疗病区,16个医技科室,固定资产总额6.0亿元。现有职工755人,其中在职职工601人,合同制122人,返聘3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专业技术人员716人,占95%。高级职称技术人员96人,中级164,本科以上学历344人,硕士研究生84人,博士研究生5人。   医院装备有1.5T磁共振(MR)、128排和16排CT、DR和CR、数字胃肠X光机、数字乳腺钼靶X光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血管内超声诊断仪、彩色超声多普勒、彩色经颅多普勒监测仪、手术麻醉监护系统,腹腔镜、关节镜、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红激光、双导管碎石机、鼻内镜及手术显微镜等微创手术设备,电子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磁控胶囊胃肠内镜等内窥镜系统以及全自动生化、免疫、细菌分析仪、脑电图、肌电诱发电位一体机、经颅磁场刺激仪和各类医疗康复设备等。   医院在老年心脑血管等常见疾病、多发病的诊治、康复和预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老年医学科被列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和护理学科被列为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老年医学科设8个病房,5个亚专科,床位245张,可完成老年患者的多器官衰竭重症抢救、心脏介入治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胃镜下介入治疗、胶囊胃镜、胰岛素泵等治疗;心血管内科设4个病房,床位225张,已开展各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血管内超声(IVUS)、血流储备分数(FFR)、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护理学专业在急危重症护理、老年外科围手术期护理、老年慢病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特色护理服务和全面健康教育,已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植入术,输液港维护技术、老年复杂慢性伤口管理等;神经内科设3个病房,床位146张,擅长脑血管病、老年痴呆、癫痫、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等疾病诊治,获中国卒中中心联盟首批授牌单位。神经内科的老年痴呆病、泌尿外科的老年前列腺病及耳鼻咽喉科的鼻鼻窦炎被列为辽宁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专病项目。   医院主持和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计划项目56项,其中,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攻关科技项目7项,辽宁省医学高峰建设工程一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六项,三等奖九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   医院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奖励和表彰,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奖状”、“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首届“敬老志愿服务模范单位”、“2014-2015年度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14中国最具公信力医疗机构”、“辽宁省五一奖状”、“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创业建功先进集体”、“辽宁省卫生系统规范服务先进单位”、“辽宁省‘三八’红旗集体”、“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老百姓信得过医院”、“辽宁省百家医院承诺服务先进单位”、“辽宁省十大优质服务窗口”、“辽宁省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卫生厅直属机关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沈阳市人民满意窗口创建单位”及“沈阳市基本医疗保险优秀服务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 了解详情

    特色科室:
    普外科 骨外科 呼吸内科
    三级甲等 医保 公立医院
    医院地址:

    沈阳市铁西区南七西路5号  

    简介:

      以手外科为重点学科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于2005年1月18日正式更名为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注释:公元1657——1929年沈阳称为奉天)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即沈阳市中心医院,沈阳市手外科医院、手外科研究所(原沈阳市第八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市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 医院地处沈阳市铁西区南七西路5号,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有面积为1.3万平方米的门诊部、2万余平方米的住院部、0.45万平方米的手科住院部、0.42万平方米的干诊住院部相互贯通。设有1500余平方米的洁净中央手术室及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供应系统。编制床位700张,开放床位760张,有14个教研室、50个临床与医技科室、14个实验室与技能检查室,有四层螺旋CT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800多台件。 医院现有职工1400多人,医护人员中正副主任医师(正副教授)253人,博士生19人,硕士生98人。医院有60多名专家教授分别在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省市医学会、学科分会担任委员、理事、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和医学刊物编委等职。有10名专家教授享受政府津贴。   医院是全国500所大型医院(信息库会员)的成员单位,先后被授予省市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规范化先进集体,市最佳服务单位、沈阳市抗击非典型肺炎先进单位、沈阳地区卫生系统白杯赛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6年被评为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即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沈阳市中心医院、沈阳市手外科医院,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沈阳职工医院,历经近60年岁月洗礼,医院几代人努力奋斗,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以创伤外科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沈阳市护理质控中心、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中心、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省全科医学基层实践基地。   医院位于沈阳市铁西新区,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科室设置完善齐全,床位1500张。医院总资产13.6亿,固定资产7亿(净值),有磁共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403台件,医院服务人口超过320万。   医院有1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8个教研室,67个临床与医技科室,10个市级重点学科,15个学科专业为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手外科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学科,也是我院的龙头学科,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整体水平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国内首例“断肢再植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的显微外科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医院整体科系不断壮大发展,医院综合实力得到行业内及患者们的高度评价。   全院教职员工2181人,专业技术人员1967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478人,硕博士研究生376人。204名教授分别在中华医学会等各类专业委员会担任要职。1名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名教授为沈阳市优秀专家。3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3人入选沈阳市十、百、千人才百人层次。近年来医院有科研立项17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国家级3项,获科技进步奖52项,公开在杂志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529篇。   医院先后获得沈阳市“十佳医院”、“白求恩杯”竞赛夺标单位、省卫生系统“诚信服务杯”竞赛先进单位、省市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规范化先进集体、市五一劳动奖状、市最佳服务单位、消费者满意单位、沈阳公共服务单位百姓口碑榜金榜单位称号、连续四年获得平安示范医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了解详情

    医保 公立医院
    医院地址: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17号 

    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教育始于1948年,1950年成立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学院,1985年重新建立中国医科大学口腔系,1998年批准成立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为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和辽宁省共建单位。从建国初期至今,6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口腔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造就了很多口腔医学界的著名专家。   目前,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构建了由4个口腔基础医学教研室和10个口腔临床医学教研室组成的学科体系,形成了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口腔医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口腔医学专业为辽宁省特色专业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口腔医学院还是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为辽宁省精品课程。建有立足于本科生临床实习的临床培训中心,设有开放的口腔医学实验中心。现共有教师175人,其中教授32名,副教授56名,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7人。二十多年来培养博士128人,硕士787人,本科毕业生1416人。获批辽宁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及辽宁省口腔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搭建了重要平台。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钟鸣教授为中华口腔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卢利教授、潘亚萍教授分别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和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人,辽宁特聘教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专家3人、千人层次专家3人,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全国规划教材编委累计已达14人次。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36项,累计资助金额2726.4万元;获科研奖项共50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等;专利9项;发明创造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738篇,包括SCI 137 篇。作为主办单位,创立了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口腔医学专业核心期刊——《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医院还十分重视学术交往与交流,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往来关系。   60余年的文化传承,孕育了中国医大口腔医院人“团结协作、求精创新”的进取精神,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确立了创建国内一流口腔医学院的发展目标。在教育部对全国高校口腔类别学科评估中,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排名第八位;在全国科技影响力排名中,名列第九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前身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口腔科,1986年经卫生部批准正式成立。现建筑面积共25000平方米,医院有19个临床科室、4个医疗中心、9个医技科室。全院现有教职员工58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4人。拥有两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口腔颌面外科和牙周病科。是辽宁省省直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也是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微笑列车”、 “明天计划”、“微笑行动”等多个唇腭裂公益项目的定点医院。门诊综合治疗椅240张,病床100张,年门诊量40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3000余人次,年手术例数7000余台次。医院拥有先进的口腔诊疗设备,包括手术导航系统,7套CAD/CAM系统等设备。   附属口腔医院是全国临床执业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培训基地、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口腔类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辽宁省口腔医学会、辽宁省牙病防治指导组、沈阳医师协会口腔专科分会、辽宁省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组织的常务办公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秉承 “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宗旨,以预防为重点,防治切实结合”的医疗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三新技术和优质服务,开设“口腔健康大讲堂”公益讲座,受到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赞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实现了跨越发展,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1、2012、2013年度中国最佳医院专科(口腔)声誉排行榜连续三年位居第十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将不断努力和拼搏,为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了解详情

    三级甲等 医保 公立医院
    医院地址: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20号  

    简介: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非营利性综合医院,医院始建于1953年。   是辽宁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基地,是省、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公伤保险定点医院,是市干部保健中心。设有市眼病研究所、市老年人保健所、市临床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市电诊质量控制中心、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市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市中西医结合辽宁省肿瘤分会挂靠本院。 医院始建于1953年,五十年励炼,五十年沉淀,医院幼年趋向成熟,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展示在世人面前。医院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欧式现代派风格的花园式庭院垂柳经草,片片绿茵,门诊宽敞明亮,病房清洁舒适,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拥有市级医院一流的设备,核磁共振、螺旋CT、大型彩超、欧林巴斯内窥镜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百余台件。医院科室齐全,设有内、外、妇、儿、眼、干诊等临床医疗、医技科室32个,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为病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医疗服务。医院设病床800张,在职职工120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10人,中级技术人员470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15人,博士生11人,技术实力雄厚。   获得省"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形象工程"标兵单位"、沈阳地区"文明服务示范医院"、连续多年的沈阳地区卫生系统"白求恩杯"竞赛活动的夺杯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始终牌市属医院排头兵地位。

1 2 下一页 尾页
推荐问答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