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232间医院符合要求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石牌岗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 1971 年,是一所承担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以及医学教育和科研任务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香港市民最信赖中国内地医疗机构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医院现有在职员工 2361 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 1817 人,高级职称人员 244 人。全院规划病床 1500 张,现实际开放病床 1300 张。年总诊疗人次达 166 万人次,年累计出院病人达 3 万多人次,年住院手术例数达 1.9 万人次,平均住院日为 13.1 天,日均门急诊量达 6000 多人次。 医院配备有 MR 、 DSA 、 CT 、 CT-PET 、乳腺 X 光机、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骨密度仪、大型生化自动分析仪,以及中央重症监护系统、百级层流手术室、人工肝支持系统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设施。 2008 年引进了最新 的320 排 4D 容积 CT 扫描仪,拥有最尖端的 CT 扫描技术,目前国内仅我院所有。医院注重把现代科技手段转化为高效的医护运作机制,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包括医学影像和检验数据传输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 作为中山大学医学部的主要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拥有临床医学硕士授予点 32 个、博士点 25 个、博士后流动站 1 个,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15 个,并于 2006 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评估;现有硕士生导师 120 人,博士生导师 37 人。承担了多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国各地进修生的临床教学任务。 5 年来,医院学科建设水平快速提升,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委以上科研成果奖 14 项,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340 项;此外,我院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有 8 个专业获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教育部基因疫苗工程研究中心 1 个,省级科研研究中心 3 个,广东省重点研究实验室 1 个;主办和承办了《新医学》、《国际内科学杂志》及《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等国家级杂志。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普外科、内分泌科、神经科、肾内科、耳鼻咽喉科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肝移植科、感染性疾病科属于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肝脏病学科是医院的龙头学科,目前已形成涵盖肝脏内科、肝脏外科、器官移植、重症监护、肝脏影像与介入治疗等多学科综合诊疗和临床科研的强势学科群;风湿内科、骨外科、泌尿外科、介入血管科、精神科、康复科等优势学科,不但在广东省、华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均有一定影响。 三院非常重视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医院文化体系,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全体职工,确立了院训、院徽、院歌,形成独特的医院文化并汇集成为强大的发展动力。三院全体医务人员将秉承“医德至上,博积精勤”的院训,发扬救死扶伤、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紧密协作的精神,以“爱心、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竭诚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广大民众提供更温馨、优质、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总机: 85253000传真: 85253336 网页: http://www.zssy.com.cn 地理位置 广州中山三院地处天河区石牌岗顶的中山大道、天河体育中心东侧。东接广深、广珠环城高速公路,南接华南快速干线,北邻天河火车站(火车东站),西接市内环路,可称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就诊。服务热线 电话:020-85253000邮政编码:510630电话预约挂号:020-85516867转2395(中医药网)、020-34255880(中医药网)、020-10109120(卫生厅网)乘车路线 乘下列公车可到本院:18、22、33、178、194、210、214、224、229、234、240、269、289、296、547、549(岗顶或中山三院站)地铁:3号线,石牌岗顶站的士:到我院25元(广州火车站),10元(广州东站)
本院: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南院:广州市海珠区东晓南路盈丰街33号
在美丽的珠江河畔,矗立着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西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这里曾留下孙中山先生学医的足迹,这里也曾挽救了无数患者的性命,这里还为祖国西医学的发展培养了无数的医学人才。她从清朝时期的一所小小的眼科医局,发展成为这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教学医院,她见证了中国西医的整个发展史,同时也在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中谱写着崭新的篇章。 屡开先河创第一 1835年,美国传教士伯驾为达到宣传宗教的目的,在十三行总商伍敦元的赞助下,于当年11月4日在广州新豆栏街丰泰行第七号(即今十八甫一带)租了一间房子,开创了一所眼科医局。这,就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前身。 其时,清政府闭关政策使老百姓对西医院心存疑窦,因为虽然医院声明“免费医治”,开张的首日仍无人求诊。第二天,一位饱受眼疾折磨的中年妇女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医局,从此揭开了西医在中国治病的第一幕。 随着西医技术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百姓来到眼科医局求诊。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眼科医局迁到了谷埠(今仁济路)并更名为“博济医院”,逐渐发展成为晚清时期最著名的西医院。 在博济医院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创下了祖国西医史上无数个第一——第一例眼疾手术、第一例卵巢切除术、第一例膀胱取石术、第一例乙醚麻醉术、第一例氯仿麻醉术、第一例病理解剖术……这一个又一个的“第一”都是祖国西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见证的同时也推动了祖国西医学的向前发展。 医学上的人才摇篮 作为最古老的西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同时见证着中国西医学教育的肇始,堪称是祖国西医学的人才摇篮。 早在1837年,当时的院长伯驾便招收了3名青年传授医术,从而开启了中国西医学教育的篇章。1865年,医院正式开办医学班,1866年设立了博济医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西医学府,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在博济医学堂学医的不乏名人志士,比如1886年以“逸仙”之名在这里学医及从事革命运动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又如我国第一个华人留学生黄宽,还有中国第一个“南丁格尔”张竹君等。步入解放后尤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博济医学堂更是“星光熠熠”,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周寿恺、毛文书、秦光煜、林树模、钟世藩、陈国桢等一批全国声名卓著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不约而同地投身到博济医院,在他们的言传身授下,大批医学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广东乃至全国的现代医学事业从这里走出了康庄大道。 继往开来谱新章 步入新世纪,医学事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医疗行业的竞争也是不断加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这所点燃中国现代医学火种的“老字号”医院,175年来悬壶济世、薪火相传,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百年老院已经初步发展成为广东省有影响力的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也多年来被评为“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广州市医保信誉水平最高级别AAA级定点医疗机构。 现有职工3621多人,其中有长江学者2人,正高职称99人,副高职称264人,博士生导师57人,硕士生导师151人。所有临床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学科均为硕士、博士点单位。医院普通外科、神经内科、肾内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参加单位;内分泌内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口腔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骨外科、皮肤性病科为医院重点学科。医院年开放床位1876余张,年门诊量超过261万人次,年住院手术例数3.4万多台,年出院病人6.6万多人次。 近几年来,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涌现了一批特色医疗项目,如微创外科技术、乳腺外科、全国首例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地中海贫血、全国首例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冠状动脉搭桥术及微创搭桥手术、乙状结肠代膀胱手术、大肝癌的综合性治疗、全国最小年龄亲体供肝移植术,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等,不仅显著提高了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学科品牌,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扬;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9年医院所获科研经费突破4000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总金额1021万元,居广东省医院首位;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再创历史新高,发表SCI论著109篇。医学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院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是我院学科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宋尔卫教授的研究获“2008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Cel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有影响力的论文。妇产科学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填补了我院该项的空白。医院教学工作上注意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探索教学改革创新,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医院应届毕业生在每年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医院还重视对中层干部管理知识的专项培训,使中层干部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创新管理理念,增强管理能力。 随着医院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医院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8年10月,增城市人民医院整体移交我院,增城院区成立后,医院的业务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南院区自2002年建立以来,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办院宗旨,医疗业务不断发展,各项指标逐年增长,院区发展进入平稳阶段;南校区门诊部始终坚持为老师和同学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原则,圆满完成了各项医疗保健任务。医院多院区的良性发展格局的形成,为医院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掀开了医院发展历程上崭新的一页。 如今,医院的“十一五”总体规划得到了卫生部的审批,医院近四年的发展格局已定,医院又迎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机遇,全院干部职工正以豪迈的热情,传承前人的光辉事业,铭记“博爱、崇德、求精、奋进”的院训,为创建国内一流,为百年老院焕发青春而团结奋进。
广州市人民中路318号(儿童院区);广州市人民中路402号(妇婴院区);广州市金穗路9号(珠江新城院区)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妇儿中心”)是于2006年9月经广州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由原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婴医院)整合而成,加挂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婴医院的牌子,为市副局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533名,核定床位1358张。妇儿中心现有在职人员224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52人,硕士以上学历298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36人。现有固定资产值3.46亿元。是集预防、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医疗机构。其学科齐全、设备先进,为完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网络、提高广州地区人口素质提供有力的保障,使我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事业上一个新台阶。 住院外科开设:泌尿外科、骨外科、新生儿外科、烧伤、小儿普外、心外科、胸外科、口腔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NICU、麻醉科等十二个专业。 医技科室设置齐全,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医院中心实验室为医院的科研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在广州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医院于1998年建立“广州市重症儿童救治中心”,该项目被评为广州市“21世纪优先工程项目”。医院创建的广东地区新生儿危重病救治网络为全国首创,年转运危重病儿在1000人次左右,至今仍维持着没有一名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的记录,因而被同行誉为“移动的ICU”。 广州市人民中路318号(儿童院区);广州市人民中路402号(妇婴院区);广州市金穗路9号(珠江新城院区)
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1号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应急医院)诞生于1947年,是一间集医疗、应急、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展开床位1500张,开设51个科室,51个专业。我院产科、新生儿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创伤显微外科、腔镜外科是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康复科(肩颈腰腿痛专科)是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现有博士后、博士、硕士及高级职称人才400余人。医院坐落于广州市海珠区赤岗,位于广州地铁八号线赤岗站和多路公交车交汇处,交通便利。 1998年以来,医院自筹资金3亿多元修建了现代化的门诊大楼和住院大楼,2011年底由省政府投资2亿多元的应急病区投入使用;医院拥有价值3亿元的高新尖医疗设备。投入800多万元用于医院广场、围栏、绿化等建设,就医环境一流。 近年来,医院的医、教、研能力不断提升。开展并熟练掌握了一大批已达省内领先水平、部分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新医疗技术,如肿瘤适形放疗、显微微创术、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新生儿重症监护等。2011年我院产科、新生儿科获批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创伤显微外科、腔镜外科双双获批为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 医院近年来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6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国家专利1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57项,厅局基金资助项目81项。2011年广东省应急医学救援技术研究中心在医院挂牌,出版了应急医学相关专著2部,与暨南大学联合开设应急医学系,6本应急医学的系列教材也将于近期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卫生部投入一千多万元建设首批6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我院承建队伍率先完成建设和验收,卫生应急综合能力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 2001年医院成为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2002年通过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基地评审,2004年通过了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评审,2005年相继成为南方医科大学、南华大学、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2010年我院与暨南大学医学院联合申报举办本科教学,2011年9月首批应急医学专业本科新生入学。近几年来,医院共计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14人,接收实习、进修人员1000余名。全国首家吴阶平基金微创外科培训中心也在我院挂牌成立。 医院在就医环境逐步改善,医疗、应急、教学、科研等能力逐年提升的同时,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医院向社会公开承诺要建设一所“不收红包的医院”,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2011年底,医院被卫生部评为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机场路15号-17号
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位于广州市机场路15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对面,建筑面积超过4000平米,主要开展业务包括整形美容、皮肤美容、光疗美肤、非手术抗衰老、形象设计及口腔美容等。该医院由业内久负盛名的曙光美容服务集团投资筹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医学整形美容医院之一。面向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的中高端医学美容消费群体,曙光美容的品牌影响有力地辐射全亚太区域,为消费者提供国内乃至世界上最专业、最先进、最优质、最安全的美容医疗服务和体验。 2008年在《中国新兴产业最具价值100品牌》中,广州曙光荣膺综合评定“中国整形第一品牌”,品牌价值10亿元。榜单结果一出来,医学美容,首次作为完整的产业浮出了水面,成为了大众关注焦点。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更是声名远播。 曙光品牌价值: 领导性 有见地 可信赖 可接近 曙光品牌主张: 让你美丽一身,一生美丽! LightSheer新型便携式半导体脱毛激光 POTOSILK肤特丝强光脱毛嫩肤系统 D-Light新巧型光子嫩肤仪 IPLQuantumDL新型血管治疗仪 OXYjet氧美人活氧焕肤仪 ClearLight光子痤疮治疗肤仪 美国STRYKER颜面颌骨整形微型电动手术器械系统 美国专业隆乳内窥镜及除皱内窥镜显微外科设备 麻醉机 心电监护仪 负压吸引器 美国EUA体外超声乳化减肥仪 OpusDuo二合一激光牙钻 Lasersmile便携式高速牙齿漂白系统 德国蔡司公司生产的口腔专用显微镜 德国KaVo1066牙科椅 德国sirona[西门子]牙椅 法国TROPHY数字化X线接收系统 芬兰普兰梅卡全景X光机 义获嘉ImpressⅡ铸瓷炉 德国吉尔巴赫平行研磨仪 德国KaVo公司产手机自动冲洗注油机 德国产MELAGB级电脑温控全自动消毒炉 美国科医人公司激光牙钻 POWERsuite碎石星 多功能泌尿外科激光 ULTRApulseSurgiTouch二氧化碳激光 Lumenis二氧化碳激光 POWERsuite椎间盘钬激光治疗系统VersaCut组织粉碎器 EPICII开角青光眼激光治疗仪 多长波氪激光NovusOmni 裂隙灯一体Nd:YAG激光 世界首台全方面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眼前节激光系统 便携式眼底氩激光Ultima 世界首台固体多波长眼底激光Novus 高功率、便携式、多功能532纳米眼底光凝激光 鹰视世纪波清晰视觉工作站 D-Light新巧型光子嫩肤仪 IPLQuantumDL新型血管治疗仪 OXYjet氧美人活氧焕肤仪 Elite半导体倍频532绿激光 Opus5皓白半导体牙齿美白激光 IPL彩光版光子嫩肤仪 美国Milestone口腔无痛局部麻醉仪 Dualis“迪丝”脱毛激光“红色先锋”双波长血管治疗激光FotonaQX“去斑王”去色素激光“欧洲之星”激光嫩肤 丹麦Ellipse光子美容工作系统3D脱毛系统 PROFILE超级平台多功能美容外科激光治疗系统 1.德国马丁国际美容集团授权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为中国区指定临床示范及技术培训基地 2.德国德美乳房假体授权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为中国华南地区指定临床应用中心 3.新丝路模特经纪有限公司授权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为'新丝路模特大赛指定美容机构' 4.广州曙光整形美容医院在南方都市2006读者喜爱的品牌评选活动中荣获“读者最喜爱的整形机构:称号 5.广州消费者协会,信息时报社评选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为'2005年度最受消费者推崇奖 6.荣获南方都市报2007年度'消费者信赖的整形机构 7.荣获信息时报'2005广州十大最具影响力整形机构 8.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成为'英国皇家医学美容协会非手术医疗美容中心授权机构 9.广东省医师协会单位会员 10.2004美容权利最具规模奬 11.荣获广州市慈善会,信息时报社'2006年爱心之星'单位 12.2006广东十大最具影响力整形美容机构 13.2006年新快报大型整形真人秀活动——天鹅PK秀“最佳专业整形奖” 14.2005被评为消费者满意机构 15.2006年被评为读者最喜爱的整形机构 16.2007年中国玖瑰行动指定援助医院 17.2007年被评为消费者依赖的整形机构 18.美国爱力根公司'NATRELLE假体'全球指定使用单位 19.被授予假体丰胸教学基地 20.荣获安司捷医疗激光公司培训中心授权书 21.美国医诺美公司授权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为美国医诺美乳房学院(麦格假体)中国华南地区临床培训中心 22.法国es乳房植入在中国制定使用机构 23.美国MENTOR公司妙桃假体授权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为'世界乳房植入体顶级品牌妙桃5S特约机构 24.美国MENTOR公司特授顶级品牌妙桃机构 25.丹麦DDD国际美容集团授权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为中国指定临床研究机构 26.国曼托美国戈尔皮下充填修补片及美国射极锋颌面植入体临床应用及培训中心 27.临床应用培训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801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院创建于1952年,坐落在广州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13.2万m2,建筑面积8万m2,展开床位800张。前身是中南空军第二医院、空军第十七医院、空军广州医院。经过6O多年的风雨历程,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服务优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心理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重点科室 医院共展开45个科室和专业,其中全军医学专科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1个,军区重点专科、专业5个,在肝病防治、肝胆外科、功能神经外科、临床航空医学、器官移植、肿瘤综合防治、介入治疗、口腔医学、超声医学、心理咨询、细胞治疗、药物研制、健康管理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技术特色和优势。 技术人才 医院的医务人员规模不断壮大。经过60多年的发展,医院已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在军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专科技术人才。其中“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技术三级以上专家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人;高级技术职务医务人员82人;47人担任全军、军区和广东省专科分会的委员、常委、副主委。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医生,中高级技术职务300多人。 医院拥有一整套公正、严格的人才晋升制度,在确保选拔高素质 技术人才的同时,注重人才的自身培养和继续教育,从而保证先进的硬件环境与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呼应,为患者的健康作出最有利的承诺。 医院设备 医院拥有直线加速器、ECT、核磁共振仪、数字减影X线机、全身CT扫描机、施乐辉腹腔镜系统、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仪、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医用激光治疗仪等先进医疗设备700余台件,价值1.6亿元。 科技成果 医院目前是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医学院等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医院现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及中长期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973”项目、军队及省市等重大课题16项。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二等奖1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三等奖80余项,国家一类新药证书3个,国家发明专利28项。 医院荣誉 医院牢牢把握“姓军为兵”的办院宗旨,着眼战斗力生成维护和提高,以个性化健康管理和疾病诊疗管理为目标,积极创建医院为部队服务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构建“官兵健康管理链”和“军事训练医学监督”体系,高标准做深做实为部队服务工作。以使命任务为牵引,全力抓好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医院被中组部表彰为“抗击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总部、军区表彰为“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抗击非典先进单位”、“抗冰雪灾害先进单位”、“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支亚先进单位”,荣获全军优质服务竞赛“白求恩杯”;“十一五”期间,被评为全军和军区的“医学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医院在做好部队伤医疗保障的同时,竭诚为驻地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是广州市“120”医疗急救网络医院,担负着广州市7个派出所地段约35万居民的院前急救任务。每年抢救危重病人1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达25万余人次,住院病员1万多人次。 办院理念 医院坚持“质量建院、科学管院、勤俭办院、从严治院”的办院方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 以“病人的需求,我们的追求”为发展之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获得部队及社会各界好评。近几年医院获总部“白求恩杯优质服务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医院”、“让伤病员满意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扶残、助残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园林式单位”、广州市“百家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优胜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应”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天强路1号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是广州市一所集医疗、职业病防治、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1999年增挂“广州市化学中毒救援中心”、2002年增挂“广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牌子。医院1994-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卫生系统最佳服务单位、文明单位;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广州市2004-2005年度文明单位。 全院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业务用房约4万平方米,分为天河元区、广园院区、白云山康复部。现有职工7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近500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拥有高级职称96人、中级职称128人、研究生30人。 医院医疗设备齐备,病房标准化配套,设有中心ICU、100级层流病房和手术室、肾透析中心、高压氧舱、血液实验室、听力实验室。并拥有一批先进设备,如螺旋CT、数字减影系统(DSA)、手术导航系统、彩色超声多普勒、流式细胞仪、全自动生化仪、酶联免疫生化仪、化学发光生化仪、气体质谱连用仪、眼底图像分析系统、眼底激光治疗仪、鼻窦内窥镜、纤维柄眼镜、腹腔镜、电子胃镜、肠镜、高级手术显微镜等。 医院业务科室设置齐全,设有12个一级临床(含职业卫生)科室,6个医技(含辅助)科室。其中临床设有内科(包括心血管、神经、呼吸、消化、肾病、血液、内分泌、肿瘤介入、老年病)、外科(包括普外、微创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含医学美容)、急诊科、理疗科、中医科等;临床辅助科室设有药剂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病理科等。 职业卫生科室设有:职业病科(广州地区化学中毒救援中心)、职业健康监护科、职业危害评价科、司机体检科、化学检测中心、职业卫生管理科。科研机构包括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液态氮库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通过了“职业病诊断机构认证”、“职业卫生实验室国家认证”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乙级、甲级)认证”。 医院以重点专科为龙头,带动全院业务发展,将职业健康监护专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血液科作为重点专科。其中职业健康监护专科是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和广州市卫生系统重点建设专科。 医院科研水平整体迈上新台阶,其中“喉癌喉功能保全手术临床既基础应用系列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因扫面对慢性苯中毒病人克隆性T细胞生长及治疗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穗港华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基因及环境危险因素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中心ICU、100级层流病房和手术室、肾透析中心、高压氧舱、血液实验室、听力实验室。并拥有一批先进设备,如螺旋CT、数字减影系统(DSA)、手术导航系统、彩色超声多普勒、流式细胞仪、全自动生化仪、酶联免疫生化仪、化学发光生化仪、气体质谱连用仪、眼底图像分析系统、眼底激光治疗仪、鼻窦内窥镜、纤维柄眼镜、腹腔镜、电子胃镜、肠镜、高级手术显微镜等。医院1994-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卫生系统最佳服务单位、文明单位;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广州市2004-2005年度文明单位;“喉癌喉功能保全手术临床既基础应用系列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因扫面对慢性苯中毒病人克隆性T细胞生长及治疗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穗港华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基因及环境危险因素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路35号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是荔湾区政府与广州医学院合作重组的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社区卫生指导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是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及广州市“120”急救中心成员。 医院坐落在广州市中心城区,位于中山八路与荔湾路的交汇处,北邻流花湖,南傍荔湾湖,东接地铁一号线陈家祠站(约200米),西靠广州市西郊汽车站(约200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医院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综合医疗大楼22层(地下两层停车场),医院病房宽敞明亮、整洁舒适,布局优雅,设有独立卫生间,备有中心给氧、中心吸引和中央空调以及24小时热水供应等现代化设施。近年来,为满足患者对不同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医院还开辟了具备办公、生活、医疗、保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级病房,开设了能提供全程无缝隙一站式服务的特需门诊。 医院设备精良,目前设备总资产约5000多万元,万元以上设备280多台,拥有MR、全身高速螺旋CT、DR、800mA大型X光机、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身氩氦刀治疗仪、腹腔镜、电子胃镜、电子肠镜、鼻窥镜、输尿管镜、宫腔镜、血液透析装置、体外碎石机、导纳诊断仪、睡眠多导联监护仪、胎儿监护仪等一大批先进仪器和设备,为正确诊断、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医院目前开放病床356张,设置各临床科室30个、专科门诊59个、专家门诊57个,其中骨科、内分泌科和中医正骨科是荔湾区重点专科。医院职工696人,医疗技术人员565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75人,中级职称医务人员130人,硕士以上研究生30人(其中博士1人、博士后1人)。 医院坚持科技兴医,走特色专科发展的道路,目前医院学科发展迅猛,部分学科在省市内处优势地位。耳鼻喉科鼻鼾症专科在本市率先开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治疗,已施行手术800多例,在此领域中处领先地位;骨科是荔湾区重点学科,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及微创技术治疗骨关节疾病,治疗手段颇具特色,该科科研课题“纳米微粒靶向诊断与治疗”获2001年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立项,这是广东省医疗卫生系统首个获得“863”国家重大科研立项的课题;外科的腹腔镜手术、胆道内镜手术、泌尿系统内窥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效果好,受到患者好评;妇科阴式子宫手术,技术娴熟,已成为我院妇科领域的常见术式,在广州市内居领先水平;内分泌科在糖尿病诊治方面引入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理念,通过开展俱乐部式的医患互动,独具特色,深受患者信任;中医正骨科在广州市名老中医李家裕主任(岭南正骨宗师李广海之子)的带领下,整理、提炼出一套独特的中医正骨治疗方法,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等治疗,效果显著,享誉广州珠江三角洲地区。 医院高度重视临床教学工作,2002年1月通过评审成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目前医院教学管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教学设施完备,各主干教研室配有电化教学设备,学生生活区设有学生专用阅览室。医院教学工作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注重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逐年提高,2006年成为广州市重点校外教学基地。 为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摸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新路子,广医荔湾医院于2004年起先后托管了荔湾区彩虹、逢源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输出管理和技术,大力推行“以健康为中心,社区居民至上”的服务理念,为街区居民以及街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业单位、学校、托幼园所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实施有效、经济、便利、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创新性开展了新生儿沐浴、智测、产妇产后按摩等一系列月子服务;全员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开展社区慢性病、精神病、伤残病的管理。通过加强与社区医疗机构的沟通联系,开设绿色通道,开展双向转诊,免费为荔湾区内的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培训医护人员。2005年10月,彩虹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严格的评审获得了“广州市中医药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称号;2006年8月彩虹、逢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成为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培训基地。200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了广医荔湾医院托管的逢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下的文昌社区卫生服务站,温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坚定了广医荔湾医院立足社区,服务社群的信念。 广医荔湾医院在加强学科发展的同时,狠抓质量建院,采用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创“一流服务”为出发点,建立健全了人性化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促发展,以科技促进步”的办院方针。制定了对病人的承诺服务,实行开放式电脑划价、收费一条龙服务,开设了无假日门诊,执行药品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实行“住院一日清单”、“门诊收费清单”以及药品价格、医疗收费公开制度;全院实施整体护理,推行“五常法”管理,逐步开展星级护理服务;医院还引入了国际物业管理品牌集团,实施后勤社会化管理,提高了后勤服务质素;医院通过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医院管理年等活动,坚决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力求使群众享受到“优质、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医院因此先后被授予“爱婴医院”、“广州市最佳服务单位标兵”、“广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广东省职业道德先进集体”、“广东省百家文明单位”和“广东省抗非典标兵单位”。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将继续弘扬“仁德为本,精诚待民”的医院精神,通过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改造就医流程,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拥有MR、全身高速螺旋CT、DR、800mA大型X光机、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身氩氦刀治疗仪、腹腔镜、电子胃镜、电子肠镜、鼻窥镜、输尿管镜、宫腔镜、血液透析装置、体外碎石机、导纳诊断仪、睡眠多导联监护仪、胎儿监护仪等一大批先进仪器和设备,为正确诊断、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医院先后被授予“爱婴医院”、“广州市最佳服务单位标兵”、“广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广东省职业道德先进集体”、“广东省百家文明单位”和“广东省抗非典标兵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港湾路621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原广州港港湾医院),始创于1957年,是黄埔区建院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和爱婴医院,经广州市政府批准,2007年由企业医院转制移交广州医科大学管理,是广州医科大学八家直属医院之一,市属事业单位。是广州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广州市生育保险定点医院,广东省和广州市工伤保险定点医院,广州市公费医疗(含增城)定点医院,广州120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广州市助产五级监护医疗机构,2013年由二级医院升格为三级综合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占地面积约2.9万平方米,现有床位编制512张,规划床位1000张。医院配套设施完善,是一所以微创外科技术和康复医学技术为品牌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与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设有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呼吸内科、消化内科、产科、妇科、康复医学科、儿科、预防保健科(体检部)、中医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美容科、急诊医学科及重症监护等20多个临床科室和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超声诊断、心电图、麻醉等多个医技科室。同时承办大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大沙街姬堂社区卫生服务站、黄埔街港湾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为广州市医疗保险定点机构。 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医院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不断壮大医院人才队伍,现有员工6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90%以上。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微创泌尿外科著名专家李逊教授是医院的首席外科专家,各专业高级职称的人员87人,博士研究生学历15人,硕士研究生6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 医疗技术水平精湛。医院秉承“仁心仁术,精益求精”的办院精神,坚持特色专科与各临床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不断深化学科建设,增强各科综合实力,各专科诊治水平明显提升,已全面开展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和骨科等专业的微创外科手术和康复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微创治疗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产科分娩量跃居黄埔地区第一,在广州东部率先开展了以科研为先导的干细胞治疗和三氧治疗等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心血管介入、肿瘤介入、脊柱手术等技术处于广州东部领先水平,被指定为广州市白内障复明免费诊治定点医疗机构,《国家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临床筛查定点医疗机构,已经形成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与竞争力。 医疗设备先进。拥有价值近亿元的临床、教学及科研设备,包括螺旋CT、骨密度测量仪、全数字化X线机、彩色多普勒心动超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ICU、CCU监护系统、GEOEC9900Elite介入手术放射造影机、尿流动力学设备、西门子泌尿外科专用手术检查床、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泌尿专用彩超、各种膀胱镜、多种输尿管软硬镜、微创肾镜、腹腔镜、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镜等先进设备及高清视像系统一体化层流洁净手术室,即将引进的新一代DSA和MRI,将弥补广州东部大型诊疗设备欠缺或陈旧落后的局面。 医院重视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带教工作,承担多个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与带教任务,是广州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广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外教学点,“广州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技术培训基地”及“黄埔区社区康复技术培训基地”,并与德国合作成立“中德合作-广州医科大学微创外科技术培训基地”,由国内外著名微创技术临床和研发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全力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性培训基地,同时也是以转化医学为主要项目的广州医科大学校内重点实验室“微创外科技术和产品转化中心”依托单位。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128号
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座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位于广州市机场路1128号,临近地铁二号线白云文化广场站。始建于五十年代初期,原名为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2001年更名为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一九九七年评审为爱婴医院,二OO二年成为广东省十三家之一、白云区唯一一家社区卫生示范中心医院,是广东省第一批医保定点医院,是广州市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霍乱、菌痢、性病等传染病监测点。长期以来担负着本地区五十多万人口的医疗、保健、急救、康复、预防、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任务。医院占地面积9455平方米,业务用房22950多平方米,开设病床400张,年门诊量近50万人次,出院病人14000余人次。 全院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30个,专科专病门诊36个。内科:呼吸内科专业、消化内科专业、神经内科专业、心血管内科专业、肾病学专业、内分泌内科专业、老年病专业;外科:普通外科专业、神经外科专业、骨科专业、泌尿外科专业、胸外科专业、烧伤科专业、整形外科专业;妇产科:妇科专业、产科专业、计划生育专业、优生学专业;妇女保健科:围产期保健专业;儿科:新生儿专业;儿童保健科;眼科 ;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皮肤病专业、性传播疾病专业;精神科:药物依赖专业;传染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微生物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病理科;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专业、CT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专业、神经肌肉电图专业;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预防保健科;药剂科。我院始终坚持“厚德、精湛、求实、创新”的院训,不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拓展新技术、新业务,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院拥有医护人员543名,其中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101人。 医疗设备先进,拥有进口全身CT机、DR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化学发光仪、全自动凝血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血气分析仪、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800mA X光机、妇科腹腔镜、宫腔镜、超声刀、外科/泌尿外科腹腔镜、骨科膝关节镜、进口电子胃肠镜、进口电子支气管镜、进口呼吸机、麻醉机、脑血管多普勒、脑电图仪、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仪、阴道镜、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气压弹道碎石机、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分析仪、牙科全景机及理疗康复设备等一系列大中型先进设备。临床诊断和治疗具备科学先进手段。医院24小时应诊,节假日不休息,尽职尽责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