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真伪:胎教究竟是科学还是误导胎教

仗剑天涯 提问于2025-02-06 16:55:50
推荐回答

编者按:孩子是爹娘的心头肉。为了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父母多是从孩子零岁前就开始行动了---怀孩子前半年,丈夫就要戒烟戒酒锻炼身体,妻子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等等。就连在酒桌上,“准备要生孩子”这个理由,也成了男性屡试不爽的挡酒词。妻子怀孕后,有条件的都要进行胎教:音乐胎教、语言胎教、抚摸胎教等不一而足。有人开玩笑说,下一代的竞争,从娘胎里就开始了。

我国最早提出“胎教”一词是在西汉初年,胎教发展至今,已经成了一个产业。然而,有专家对胎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胎儿在子宫里面听到的不是音乐只是声音,“胎教”这个概念提法本身也是不科学的。支持方的专家,则拿出了接受胎教后,培养出12天就能侧翻的超常儿的证据。

日前,保健时报记者深入采访了胎教、产科、儿童教育等各领域的专家,他们对胎教或支持或反对,观点鲜明,举证充分。本报认为:忽视或者回避任何一方的观点,都是对广大读者的不负责。

保健时报采访的专家的稿件,都经过了专家本人的审核,相信已经充分代表了专家们的意见。在文章的篇幅等方面,我们也力求平衡。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选择靠自己。我们相信广大读者在看完本文后,会对胎教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根据自己的认知,做出理智的选择。

胎教的提法是否科学

正方:现在的胎教一词延用自古代

“胎教一词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万钫教授向记者介绍。

最早的时候,在西汉初年,贾谊在《新书》中就提到“胎教”这两个字。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时候,当时的医书中已经有了“胎教”这一门类,说明胎教已经成了祖国医学的一个门类。南宋时,名医陈自明的著作《妇人大全良方》中,也有“胎教”的阐述。

古代胎教提出了“慎始”、“外像内感”、“宁静即胎教”等说法。现在看来,这些提法和现代优生学的观念也是基本一致的。和现代医学观念基本一致的还有“慎起居、慎劳作、慎饮食、慎房事、慎用药”等方面。但古代的胎教也有其糟粕的一方面,比如孕妇佩戴美玉,胎儿出生就是上品等。

万钫教授介绍,现代的胎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胎教指的是音乐胎教、语言胎教、抚摸胎教等具体的胎教方法。而广义的胎教指的是孕期保健,即怎样调适母体的内外环境,免除不良刺激。在孕早期主要是趋利避害,孕中期是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孕晚期则是注重自我监护。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泽伦教授认为,现在所谓的胎教实际上是对胎儿生长发育的一个良好的维护与促进,用教育的概念来定义“胎教”,是没有任何生物学基础的。胎教本身不属于教育的范畴。之所以还用“胎教”这一个词,是因为从古至今,广大老百姓都是这样称呼的,因此,就一直延用下来了。

反方:“胎教”一词造成老百姓的误解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牛凤岐教授是在国内医学超声界身兼十几项职务的著名专家,声波医用的安全有效性一直是他深为关注的问题。他认为,“胎教”这个词一开始就“叫错了”。“胎教”作为一个术语本身是不科学的,因为胎儿不可教。

“教育”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其专属的定义,一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二是指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

牛凤岐教授说,作为常识人们都知道,新生的婴儿是没有意识的,跟他(她)说什么都是“白费口舌”。对胎儿更不必说,因为他(她)们不仅没有意识,而且连真正的“听”都不具备,如何“教”法?对“教育”一词,人们有既定的、约定俗成的认识,称“胎教”只会被理解为对胎儿的教育,而这种误解是由提出者和倡导者的误导造成的。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朱宗涵大夫对“胎教”的概念也提出了的疑问,教育的内容应和婴幼儿发育的成熟程度相适应,但“胎儿发育的成熟度决定了它接受不了音乐、语言等教育”。

丁宗一教授则对胎教提出了方法学的考证。丁教授是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

教育属于教育学吗?丁教授说,如果作为教育的一种,胎教应该具有教育学特征,如相关的教材、教法,还要进行相关的考评。但把“胎教”施予孕妇的时候符合教育学规律吗?明显不是。胎教结束后,有进行相关的考评吗?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也没有。如果胎教不属于教育的范畴,作为医学的一类,胎教既没有相应的医学科学分类学特征,也没有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可。

音乐对胎儿有没有影响

正方:胎儿在子宫里可以听到音乐

提到胎教,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音乐胎教,即在孕妇孕期播放一些名曲或孩子喜爱的乐曲磁带,让母亲和胎儿同时欣赏。音乐胎教的方法由来已久,不过,有专家提出了疑问,胎儿在子宫内是否能够听到母体外播放的音乐?这样的音乐胎教是否能够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胎教专家。

北京妇产医院副主任医师游川介绍,早在1998年前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邵道远为解开声音在子宫内的传播之谜,就做过一个人体透声的实验,证明了胎儿在子宫内可以听到音乐。

实验者把麦克风包裹在等同于孕妇脂肪厚度的猪肉里,而后在肉的周围播放音乐。实验结果发现,从肉里接受到的音乐,高频声音损失比较多,原来比较明朗亮丽的音乐变得比较沉闷。之后,他们又找了四位准备做堕胎手术的孕妇,把一个很小的麦克风放置在子宫中胎儿的附近。这样从空气中传到孕妇腹部里的音乐就全部被记录了下来。这两个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两千赫兹以下的声音比较容易保真地传到孕妇腹部里面去,两千赫兹以上的声音损失比较大,所以听起来高频声就弱了,这个声音就发闷了。这个实验就可以证明,音乐是能够传入孕妇体内的。

母亲怀孕6个月之后,胎儿就有了初步的听觉,但声音通过水面时会被反射,那么在充满羊水的子宫里,胎儿是否还能够听到传入母体内的音乐?它们又是如何听到音乐呢?

游川说,邵道远接着做的一个实验解释了这个问题。人的听觉有两个传导系统,一个是气道,一个是骨道。一般来说,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人体的耳膜振动,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传导与反射到脑内的听觉中枢来实现的。而水下芭蕾舞演员在水下,虽然空气当中的声音通过水面时被反射掉了,他们听不到空气当中的声音,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在水下听音乐不是通过耳朵来听,而是通过头盖骨感受到的,这就叫做骨传导,因为水对声音的阻抗和密度与声速相近,所以声波能够引起头盖骨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内耳经过大脑的分析也就听到声音了。胎儿在子宫内充满羊水的环境里就如同水下芭蕾舞演员在水中一样,他们都是通过骨传导来听音乐的。由此可见,胎儿在子宫里通过骨传导,是可以听到音乐的。

反方:胎儿感受到的是声音,而不是音乐

牛凤岐教授认为,目前所谓的“音乐胎教”,其实质是将声波作用于胎儿,人为地影响其成长发育的行为,在专业上应属于医学干预,所用物品包括属于“软件”的乐曲在内都应列为医疗器械,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管。

在相隔一定距离对着孕妇播放音乐时,因为人体组织和空气的声阻抗相差很多,声波撞在孕妇的腹壁上,大部分会被反射回去,进入体内的声音很小。而且在羊水的浸泡下,胎儿不可能以耳听声,至多只有对骨导声的接收。而声音经过孕妇腹壁的吸收衰减,频谱发生改变之后,胎儿所接收到的也不是原来的音乐了。

牛凤岐教授特别强调指出,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或称应力波,是机械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胎儿既然没有意识,不能分辨出所接收到的究竟是乐音还是噪音,则音乐对他(她)就只不过是一种机械干扰。据一些超声科医生反映,在临床检查中,当将“黑白超”转换为“彩超”时,由于后者的声强明显高于前者,胎儿会“一机灵”。这种“一机灵”实际是胎儿对强刺激的本能反映。在所谓“胎教”中,有孕妇感到了胎儿的躁动,这与超声诊断中的胎儿对强刺激的反映是非常相似的,切不可以为这是您的宝宝在“闻乐起舞”,而是在无声地“抗议”。

胎儿能感受声音,但是不能感受音乐。朱宗涵指出,教育的内容是与胎儿、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发育成熟度相适应的,只有当人的认知能力、情感的发育达到相当水平的时候,才可以感受和应用音乐。现在所谓的给胎儿听音乐的这种胎教,并没有依据表明胎儿是可以感受到的。

朱宗涵说,相反地来说,如果把录音机靠近或者直接贴到孕妇的腹部听音乐,对胎儿的听力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声音通过空气传导与通过固体或液体传导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微弱的心跳的声音我们听不到,但如将耳朵贴在胸壁就能听到。目前我们还没有依据证明,声音通过孕妇的腹壁进入胎儿耳朵的声音有多强,胎儿的听觉是否能耐受这样的声音强度,因此,孕妇根本就没有办法掌握胎儿所听的音乐的音量。

胎教影响的是孕妇还是胎儿

正方:胎教可陶冶孕妇心情

游川介绍,在今年四月份北京召开的国际妇幼研讨会上,国外有些专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宫内编程,意思是说外界的情况会影响到子宫里胎儿的发育,而且会影响到胎儿长大以后的发育。

比如,1960年我国发生大饥荒,那个年代生下来的孩子先天畸形的比较多。一是因为孕妇的营养问题影响了胎儿的发育,除此之外,饥荒造成的精神压力使孕妇在孕期处于抑郁的精神状况,精神上大的负向的压力(刺激)给胎儿体内造成了先天性的影响。

游川指出,孕妇的心情会影响到肾上腺皮脂激素的分泌。孕妇在抑郁的情况下,肾上腺皮脂激素分泌得比较多,将影响到胎儿的供血,使胎儿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的合成将会受到阻碍,引起胎儿先天性的发育不良。所以,孕妇的精神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孕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胎儿的发育有好的影响。音乐对孕妇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调节。

“胎教不只是音乐胎教,它包括其它很多方面,比如我们孕期所做的语言胎教、阅读胎教、光照胎教、体育胎教等,实际上就是如何给胎儿做保健,同时加强对孕妇身心的调节。孕妇身心调节好了,对胎儿是一个很好的保健。因此,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现在所说的胎教。”游川指出,孕妇其实是有必要做这种胎儿的保健的。

“比如,目前的音乐胎教,我们并不主张孕妇通过在腹部放传感器的方法。

因为通常情况下,孕妇掌握不好音乐的声音大小和听音乐的时间长短。但我们会建议孕妇通过普通的录音机或是音响,选择听一些低频音乐,这样对孕妇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身心调节,孕妇自身的心态比较平和,那么,胎儿出来以后也会比较平和。从我们临床观察来看,接受过很好胎教的孩子出生后会很安静,而孕期心情波动厉害的孕妇,生出来的孩子就比较喜欢哭闹。”

游川说,孕妇不仅可以做音乐胎教,而且还可以进行语言胎教、阅读胎教等,同时,我们还主张“爸爸”也参与进来。因为爸爸的声音是比较低沉的,很容易穿透进去,而且男性的参与对孕妇来说是一个心理上的支持,孕妇心情好了,对胎儿的发育是有影响的。

仗剑天涯 2025-02-07 10:32:35

相关推荐

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批评方法儿童心理 发布时间 2025-02-06

对孩子严加管教才能让孩子很快的成熟,这是很多父母潜意识里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看法,我们不否认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能过于纵容。但是我们也反对那些不合理的批评方法,错误的批评方法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而且对于儿童心理的发育也不利。因为对于没有自己世界观的孩子来说,合理的批评方法才关键。那么做父母的怎样选择对孩子的批评方法呢...
查看全文>

预防胃癌疾病要注意生活细节 发布时间 2025-02-06

癌症是我们健康的最大杀手,目前治疗癌症没有特效药,所以我们还是不能忽视预防的工作。胃癌是癌症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所以我们要预防胃癌疾病,还是应该从生活中做起,不要忽视生活细节。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少青年人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迟,往往就义了早餐,认为少吃一顿没关系,午饭多吃一点、吃得好一点就能够了。实在不然,...
查看全文>

大肠癌的病因具体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 2025-02-06

大肠癌大家并不陌生,许多的疾病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治疗这种疾病也存在的比较大的困难。正因如此这种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些疾病患者因疾病未得到控制,病情恶化导致死亡。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的预防,首先就是要了解发病原因都有哪些,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吧。大肠癌的病因:1、个人病史:研究显示卵巢、...
查看全文>

规律生活是最好的胎教胎教 发布时间 2025-02-06

胎儿在4个月后,开始有了各种感知能力。这时候,准妈妈的生活习性和规律就会被胎宝宝感知。故准妈妈要注意作息规律,给胎宝宝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准妈妈肚子里的胎儿,从4个月大开始,各种感知能力就逐渐发育起来,如触觉、平衡感、听觉、味觉、嗅觉等。因为胎儿已经具备平衡感,可以自己调整自己的位置,所以“逆产儿”的比例不高。这个...
查看全文>

夏季减肥吃什么好 八款养生粥高效燃脂饮食 发布时间 2025-02-06

夏季减肥正当季,很多美丽的姑娘为了能穿上美美的衣服,在这个夏天加入了抗击肉肉的大军,和肉肉作斗争。现代减肥的方法很多,但是有一条是要遵循的那就是必须要保证早餐。想要瘦下来,喝粥是早餐必备的佳品。下面小编就给你推荐几款减肥瘦身粥,让你快速瘦起来。一、百合蜜瓜粥材料:大米100克、百合4朵、哈密瓜1小块、冰糖适量做法:...
查看全文>

优选推荐

甲状腺癌的预防要点

怎么才能诊断室肺癌出现呢

乳腺癌最佳治疗方法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