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症状表现和常见原因
提到胃癌有很多的人都比较担心,生怕自己也会患上此病,但是这种疾病就潜伏在我们身边,要是不注意生活调理,就会患上这种疾病,因此,大家应该注意这种疾病的一些症状,这样才能发现,那么,胃癌的症状是什么呢?
1.上腹不适及饱胀感。近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仅仅有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嘈杂感、隐痛、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这些症状也可以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甚至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
2.胃部疼痛。多数胃癌患者早期有胃部疼痛的症状,常被误认为是胃炎或溃疡病并加以治疗,口服胃药后症状可暂时缓解。但胃癌的疼痛一般无明显规律性,表现为持续隐痛,而不像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那样有较明显的饭后疼痛或饭前疼痛的特点。原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若疼痛规律性发生改变,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警惕胃癌,及时就医。
3.食欲减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状,可伴或不伴胃部疼痛。应与肝炎患者的食欲减退相区别。肝炎患者常有氨基转移酶升高以及发热、乏力、尿黄、黄疸等症状。有些患者因在进食后出现腹胀、嗳气而自动限制日常饮食,致使体重下降而消瘦、乏力。
4.恶心、呕吐。胃癌的早期症状可出现食后饱胀感并伴有轻度恶心。贲门部肿瘤开始可出现进食不顺,逐步发展为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胃窦癌进一步发展可因幽门梗阻而出现呕吐。
胃癌的原因
1、三餐不定。由于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由于生活工作的压力三餐不定时。但是一些研究发现,经常这样的人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气进食为1.5倍,喜食烫食为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协同作用,则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更高。张晔说,胃是一个习惯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饥一顿,饱一顿,经常不吃早餐,有时又暴饮暴食,加之开夜车、生活无规律,让胃癌发病有了"良好"的土壤。
2、喜食腌熏制品。在生活中,一些腌熏制品在腌熏制的过程中往往都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这种物质极易形成亚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诱发肿瘤,这也是沿海地区胃癌高发,及日本人胃癌发病率高的原因。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类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3、吃得太烫。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食物做好后,怕菜品凉了,往往就想要呈热吃,但是专家却否认了这种想法,因为人体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消化道。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症。
温馨提示:大家需注意胃癌的症状,平时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胃部变化,对于这种疾病,我们不要忽视其中的危害,合理的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一些调理事项,平时不要吃一些垃圾食品,对于患者来说,需要注意调节事项。